方云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人小说网网www.yyets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章 世界魔稻

第一节 中西生产队

马林西所在这个小村,叫高陵。

不过,解放前这里不叫村,三五户聚居地叫“舍”,如北舍、南舍、中舍。户数较多的聚居地叫“墩子”,像范家墩子、唐家墩子。而高陵这一带最初的地名叫“西北梢”,后来改成“高陵”。高陵大队位于南墩公社的西南,距公社所在地南墩镇有十二三华里的土路。

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五日,马林西从南墩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高陵,第二天就正式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民。

高中毕业后的马林西,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觉得当个农民也挺好的。他的那些初中同学,除了少有的几个人当了兵,没读高中的,都提前当了农民。读高中的,大都与他一样,也先后扛起锄头,跟土坷垃打交道,并没有想到什么命运的不公,或是命苦,机遇不好。思想单纯得很,不怨天地,不怨爹娘,心安理得地做农民,挣工分,过日子。

在生产队上工的第一天,就是积造草泥塘。

积造草泥塘是夏秋之间的重点农活,当时队里买不起化肥,草泥塘属于有机肥,肥效长,而且对改良土壤有好处。从地区到县、社,直到生产大队、生产队都有积造草泥塘的总个数与立方数的具体指标。因为是重体力活,所以也是男人们的农活。

中西生产队属于中等规模的生产队,除去老弱病残和在校的学生、不到念书年龄的孩子,拢共也就百十个劳动力。按十分工的大寨式记工方式,队里把所有劳动力划分为几个小组。

男劳力组由副队长刘云付兼管,以生产队场头西的南北中心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小组。东组在河东劳动,西组在河西劳动。东组的组长是杨月根,西组的组长是沈德民。挑泥、挖沟、上河工、罱泥、扬场、挖墑、栽秧、挑麦、挑稻把等繁重体力活,都是男人们的事。

妇女劳力组有四十人左右出工,也以场头西的小河为界编成东组和西组,作业范围相对固定,劳动力就近出工,方便做家务,特别是可以照顾到中途喂奶的妇女,以及家里没有人看家的社员,可以在劳动时照料家里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盗窃。房屋失火和被盗的情况虽然很少,但也不能完全避免。除非突击性农活,如抢收麦子、稻子,抢摘棉花,或是抢播、抢插等季节性特别强的农活,一般不会跨区域作业。年老体弱和年龄较小的半劳动力或儿童,一般也编入妇女组。河东的组长是孙秀英,河西的组长是妇女队长、马林西的母亲秦玉玲。生产小组长既是带工的,也是兼职记工分的小组记工员,负责劳动成果的考查与记录。

剩下的劳动力,就是技术性劳动力和打杂工的了。防治病虫害的治虫组有六七个人,男女不限,有一定的季节性,都是从各小组抽来的,工分虽不高,但也属于雅活,要有些后门才可以揽到这份活。组长是民兵排长程月桂兼。副业组有四人,分别负责豆腐坊、粉坊和养猪,组长是贫下中农协会小组长、党员张福玉兼。再剩下的,就是生产队的几大巨头了。

生产队长,杨玉亮。已是十几年的老生产队长了,喜欢凑鼻子,大概是鼻窦炎比较严重的缘故吧,人又高又瘦,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大家在背后都叫他“尧晃子”。副队长杨玉忠,又高又大,人家叫他“笑面虎”。会计程瑞芝,老初中毕业生,会计方面的一把好手,人称“铁算盘”。这三人是队里“政治局”,按职务高低有一定级差,吃皇粮,平时不记工分,年终由生产大队根据本生产队的收入状况,综合全大队其它生产队的总体水平定,原则是就高不就低。本队收入水平高于全大队平均水平时,按本生产队的收入拿最高工分。反之,由大队统筹,补足到全大队的平均收入水平。

民兵排长程月桂,他是个秃子,但成年累月总会戴着一顶洗得发白的帽子,家里排行老五,大家人前人后叫他“五秃子”。说归说,喊归喊,就是没有人敢当众掀他的帽子,其实谁都知道他头上一根毛也没有,但帽子就是碰不得。谁动,比动他祖宗坟头上的一寸土还伤心呢。但他人缘好,跟他搞训练,或是打药水治虫,人人都乐意。

马林西高中毕业的当儿,正是赤日炎炎的盛夏。

第二节 报酬减半的男劳动力

七月里,骄阳似火,久旱无雨,用老农的话说,田里干得能打着火了。

然而,男人们的农活,丝毫也不能耽误,季节不等人哪。这时候的农活,是积造草泥塘。除了上河工修水利,积造草泥塘算是一年中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了。

上河工修水利,是重活,一般是冬天农闲时,最多是消耗体力。积造草泥塘却不一般,非但是重活,脏活,再加上高温暑伏天,别说劳动了,人往田头一站,什么事都不用干就汗流如注了。但是,马林西跟所有的男人们一样,不得不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重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重活呢?马林西觉得,它绝不亚于囚犯们所服的牢役。先在水稻田头的排水沟边挖好一人多深的大坑,然后沿着田埂沟边将草皮铲进沟里,再将青草和沟底的淤泥一起铲进粪桶,担到事先挖好的坑里,撒上粉碎的棉籽饼,揉碎的磷肥、大粪和青草,一边倒进去,一边用粗柄长齿的钉耙反复搅和。搅拌看上去是个轻活,但当马林西握起那钉耙,却感到非常地沉,只三五下,就再也举不动了。

还是去铲泥吧。马林西站在沟底,一米七四个头的他,居然看不见地面,他挖起一铲淤泥,准备放进沟口的粪桶,没等碰到粪桶就全滑落到自己身上了,立刻成了泥人儿。他赶忙到另一条水沟里洗把澡,爬上岸,继续担泥,这是惟一的选择。

起初挑几担还可以,因为距离坑口近,马林西牙一咬,眼一闭,嘴里咕哝着:“妈的。”使出吃奶的劲,总算站了起来。

再往后,气力就不支了,硬撑着站起来,两眼发黑,走得歪歪扭扭,双脚直打飘。走几步,放下来,歇一会儿,喘口气,抹把汗,再挑起来继续一步一步往前挪。捱到坑口,连倒的力气都没有了。有几次,粪桶也抓不住,连泥带桶,一骨碌都滚进了齐腰深的河泥塘里,马林西不得不咬着牙,赤条条下去把脏兮兮的粪桶拖上来,一屁股坐在坑口,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马林西怕别人看见骂他没出息,什么男子汉啊,挑两桶泥还哭鼻子,女人哪,一点×脸都不要。于是,他假装擦汗,抬起胳膊,用手腕抹去满是泥浆的脸庞。其实这个时候,脸上早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汗水了。低头往下看,汗水在胸前已形成几条黑乎乎的小溪。

天热得像蒸笼似的,树梢的叶子一点儿也不动,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高高地挂着天边,似乎被什么东西顶住了一般,纹丝不动。

好不容易捱到下工,回到家,马林西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散架了一般,一抹一把盐霜,肩膀疼得不能碰,热辣辣的难受,伸手一摸,我的妈呀,一块油皮粘在指尖,破了,似烙铁碰了般难受。晚饭后,尽管屋子里闷得透不过气来,马林西因为太累,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马林西依然如故地上工。肩头垫了条毛巾,总算一担一担,一天,一天,把整个夏季都熬了过来,磨去的嫩皮,长出了厚厚的茧子,饭量大增,皮肤晒得黑亮黑亮的。身上的力气也比刚从学校回来时强多了。虽说累,也无聊,但没有当初那么难熬了。

马林西分在男劳力组里劳动,完成的劳动量也不比其他人少哪里去,可工分却不能拿别人那么多。大寨式记工,正常的标准是整男劳力出满勤,每天记十个工分,十个工分计算为一个劳动日。早工记两分工,上午和下午各记四分工,打夜工时,按杂工计算,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加记两三个工分不等。记多少,只有尧队长说了才算数,记工员只记载出勤情况。

女整劳力出满勤,记八个工分。半劳力减半。初高中毕业的学生,未满二十岁的,不管是谁,都属于半劳力。从学校里回来的那几个月,相当于入厂的新工人见习吧,有时还拿不到半劳力的工分定额。

马林西这年十九岁,高中刚毕业,算半个男劳力,应该拿五个工分一天,由于刚出校门,资格还不够,减一个工分。就是说,马林西一天出满勤,跟其他男劳力干一样的重活,有时甚至干得比别人还多,轻活、巧活、杂活也轮不到他头上,可是,工分只能拿四分。

马林西看着工分本上的工分栏里记满了四分,气就不打一处来:“凭什么同工不同酬啊?”他找到尧队长论理。

尧队长朝马林西眼一瞪,抹了一把清水鼻涕,顺手朝屁股后面裤子上一揩,说:“就这个规矩。”说完,鼻子里呼啦一响,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邻居张林生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我四分工拿了三年,三分半工还拿过的哩。”

马林西知道说理是没有用的。心里想,慢慢熬吧,妈的,过了年,我二十岁,不算整劳力也算是半劳力了,再也不拿四分工了。

第三节 誓师动员大会

很快,时间到了年底。元旦过后,本应是农闲的时候,公社里却下了通知,说是搞农田水利工程,高陵生产大队的任务是与其它六个生产大队开挖三星港。为此,大队里还开了全体社员大会进行动员,声势浩大。

上河工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农活了。因此,从生产大队到生产小队都非常重视,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进行誓师动员。

这是马林西回到家乡务农以后参加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会议,也是一次级别最高的会议。

天刚麻花亮,大队部的高音喇叭就响了,各家各户的小广播跟着响了起来,先是一遍一遍地放唱片,那些歌曲、音乐人人会哼、个个能唱,除了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唱段,还有二胡独奏《赛马》,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节奏明快,旋律高吭,给人以振奋和力量。

半小时后,喇叭里传来吹话筒的声音:“夫——,夫——。喂,喂。”这是大队通信员程万余在喊话呢:“各家各户注意啦,快点到生产队场头集中,上大队部开会。西界、新陵,你们抓紧时间,有的生产队已经到了……”大队通信员是个工作轻闲报酬不低的岗位。程万余是五十年代末响应政府号召从省城市政建设部门的下放职工回乡的职工,也许是出于照顾,也许是他八面玲珑,轮到做社会上美差。除了到各个生产队送口头通知或是公社送来的书面通知外,他身兼多职,当炊事员,每天值班睡在在队部,还兼职管理和使用大队的扩音设备。

西界、新陵两个生产队离大队部最远,一个在大队部直西,一个在大队部东南,都要四五里的路程,有些住得偏远的社员,还要多走一二里路,当然要提前出发。至于有的生产队已经到了,那是骗人的鬼话,谁也不会相信。

喊完话,程万余继续放他喜欢的样板戏。

马林西洗了把脸后,刚拿起小板凳准备出门,就听到尧队长扯着嗓子喊声音:“喂——,快到瑞芝家门口集中啊!”声嘶力竭吼喊,一听就知道是通过铁皮喇叭放大出来的。

凌晨的田野,万寂俱静,除了风吹草动,只有虫儿的呢喃私语。因而,通过喇叭的放大,尧队长的声音从农庄这头,渐渐消失在农庄的那头。

瑞芝家在大队部后面百十来步,社员们到了瑞芝家门口,就等于到了大队部。当中西生产队的社员排着队来到大队部时,河边的小广场已经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了。

会场设在大队部门口至小河边的狭窄广场。

座次是按生产队习惯排序来的,由西而东,第一家是西界生产队,接下依次是西港、西陵、新西、新中、新陵、中心,末尾是中西生产队。每个生产队两个南北纵队,妇女坐在队伍的前面,男人在后面,生产队长都是排第一个,这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

主席台背靠大队部南墙,一张不施油漆的四腿六撑正方形桌子。大队党支部书记程云汉坐北朝南。党支部副书记杨龙发坐西侧右首,面朝东。左首面朝西的是副大队长蔡荣贵和会计辅导员蔡荣东,他们是大队的四巨头,由公社党委直接管理任命的干部,年终收入也是由公社审定。社员们私下里称他们是吃“皇粮”的。

后墙靠屋檐口下方是斗方大红纸用毛笔书写的会标:“冬季水利工程誓师动员大会!”。

杨龙发宣布大会开始。程云汉戴起老花眼镜,打开笔记本作动员报告,慢条斯理,也显得中气十足。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之间,还时不时将目光从镜框上方慢慢扫视一下会场,看看社员们是不是都在认真听他讲话。

会场上哪个方位的讲话声音大了,杨龙发就抓过程云汉书记面前的话筒,大声说:“有多少话说不完啊?要说的话,到台上来说好啊。”

每每这个时候,程云汉书记就会放下笔记本,顺手端起带把儿的白色搪瓷茶缸喝一口,扫视一下会场,然后埋头继续做他的动员报告。

程云汉书记做的动员报告结束后,西港生产队长赵正冬、新陵生产队长周玉林和中心生产队长赵如松先后上台表态发言。

西港和新陵是两个人口较多也是这次水利任务较重的生产队,中心队是因为劳动力少任务重而表态鼓劲。表态结束后,副支书杨龙发做了几句简单的总结就散会,各生产队回去继续进行具体动员分配任务。

中西生产队的社员在大队会议结束后,又来到原来集中的瑞芝家门口的打谷场,生产小队的尧队长就简单说了几句,最后用总结时十分干脆:“归根到底一个字,揪!”

莫要小看这个“揪”字,它所浓缩的内涵实在是博大精深,就是苦干实干巧干拼命干的意思。

第四节 三星港挑河工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五月社区

五月社区

古道千城
“仙女座大星系,这些克马斯人的故乡,距离我们大概254万光年。据交代,他们离开时,空间塌陷区域已经波及了星系三分之一大小。周围数十个星系的强者都赶往了那里。” 项宇听完后摸了摸了下巴,若有所思的说: “现在才过去几百年,我们想直接观察到的话,至少要等两百多万年后,还是直接去看看吧。” 2235年,距离大巨变过去已将近200年; S级药剂学家项宇,在外星舰队的大规模炮火突袭中彻底灰飞烟灭了; 战将
都市 连载 79万字
三上悠亚 磁力

三上悠亚 磁力

洋子涵
豪门少爷爱上了当众甩他耳光的富家千金,大庭广众之下让他颜面扫地。 她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主。 “我的女人,决不能跟别的男人有染” “你身边的美女如云,不差我一个。” “你都叫我老公了,我可不能图有虚名你懂的?” “你想趁人之危?........。”
都市 连载 18万字
汝工作室为国争光 在线

汝工作室为国争光 在线

潇潇楚歌
我知道你还在等我,所以我努力地从黑暗中醒过来,只为了,再一次回到你的身边。 即使那个时候,我不记得你,你也不记得我。 —————————————— 那个曾经被舜帝驱逐的上古妖兽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然忘记了所有。他不记得了,他在那些孤苦流放的时光里一次又一次地遇到过她。 到今天,他叫离琛,遇到了一个刁钻脾气的林兮云,不知不觉地就开启了护宝模式......
都市 连载 17万字
在线看片1788

在线看片1788

不成神
李氧被查出患了绝症,却意外完成了“换气”的过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需要呼吸的人,与此同时,他的感官和身体正在逐渐发生各种神奇的变化……
都市 连载 1万字
7m视频分类 淘你喜欢

7m视频分类 淘你喜欢

不死奸臣
武侠世界有什么?武功秘籍,轻功身法,神兵利器?不,武侠世界还有人参雪莲,毒药解药,神雕冰蚕。 精彩缤纷的武侠世界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些东西,你能说出武侠世界十八种异术吗?厨艺,医术……还有呢?除了打架,你能说出武侠世界十三种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武功吗?你有没有发现不同武侠世界一些武功组合起来,可能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震撼效果? 真的只有这些了吗?别忘了武侠世界还有人,带个东方不败逛街还是很霸气的,家
都市 连载 201万字
7sht

7sht

花好月圆
【三百万字巅峰都市】步入红尘世俗中的叶凡,就像那高速公路上的拖拉机,想不拉风都难。管你是垃圾还是巨人,统统踩在脚下!英雄、狗熊,神仙、神棍,在叶大爷的面前,一概下跪!千里遁移,世界由我做主,一对天眼,览尽天下群芳。
都市 连载 415万字